董蓓菲|语文教科书的文化内容选择与文化资源开发
本期精彩回顾
● 周文叶|教师评价:评什么和怎么评 —— 访斯坦福大学李·舒尔曼教授
● 彭彩霞|进步主义教育只能是乌托邦吗?—— 基于英国普劳登报告的省思
● 王艳玲 胡惠闵|从三级到五级:我国基础教育教研制度建设的进展与问题
● 谢赛|指向实践能力提升的日本教师培养机构活动课程——以香川大学教育学部为例
摘要 语文教科书担负着文化传承与创新的使命。基于司马云杰的文化分类观,建构语文教科书文化现象细目表,并以此例析统编版七年级教科书,可以提炼其在文化内容选择和编选形式上的特色。教科书文化资源开发路径有三:一是增选自然科学领域主题的选文,丰富教科书文化内容;二是借助对文学经典Ⅱ的认知,遴选和重构文学经典作品入教材;三是关注优秀传统文化内容的编制,新加坡、日本、中国香港地区的经验,可以突破古诗文作为单一形式的局限。
关键词 语文教科书;文化内容;选择与开发
作者简介
董蓓菲/华东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教授(上海200062)
一、前言
全国统一使用教育部组织编写的义务教育教科书《语文》(下简称“统编版”),是近34年来我国语文教科书编制和使用的一次巨变。语文教科书是课程内容的重要载体,具有参照性功能、工具性功能、意识形态和文化功能、资料性功能。其中,意识形态和文化功能是教科书最古老的职能,其选文系统蕴含着不同的文化现象,也凝聚着一种价值取向。当下,在中小学生核心素养培育、学科立德树人的履职中,语文教科书须责无旁贷地担负起中华民族文化传承与创新的使命。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一纲多本”时代的语文教科书出版盛景遮蔽了一个无法回避且未曾深入认识的问题,那就是语文教科书的文化功能——如何合理选择、有效传播中外文化,尤其是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语文教科书在编选传统文化内容时,不能仅仅从传递的角度来认识,或把传统文化仅仅理解成传统的知识、技能,而应注意传统文化的价值成分。[1]
二、理论基础与研究方法
全世界有关文化的定义多达三百多种,英国学者泰勒(E. B. Tylor)第一个完整界定了文化:文化是一个复杂的整体,它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风俗以及作为社会成员的人所具有的其他一切能力和习惯。[2]按照这个界定,统编版语文教科书中的每一篇课文,都可以根据课文主题或教学参考书中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来确定课文内容所反映的文化现象,再透过这些现象厘定语文教科书文化内容选择的特征。那么,如何深入进行中国传统文化内容选择的研究呢?
(一)理论依据
中科院司马云杰先生从社会文化学视域提出了一种文化分类观。该分类有助于我们在掌握教科书文化现象的同时,聚焦传统文化内容的选择和分析。他认为,人类社会的发展从历史科学的视角看,可以被分为自然史和人类史,两者互相制约。据此,文化诸现象也可做如下区分:第一类文化——自然科学史领域产生的文化,它是人类在认识、改造、适应和控制自然界的过程中所取得的成果。第二类文化——人类史(社会科学史)领域产生的文化,它是人类在创造物质文化和智能文化的过程中,认识、改造、适应、控制社会环境所取得的成果。[3]前者表现为自然科学、技术、知识等智能文化,以及由此创造出来的物质文化;后者表现为制度、法律、伦理等规范文化,以及宗教信仰、文学、艺术等精神文化。据此,文化现象可分为自然科学领域和社会科学领域两大类别。每个类别再分出两大亚类。自然科学领域分为智能文化、物质文化两大亚类;社会科学领域分为规范文化、精神文化两大亚类(见图1)。
图1 社会文化学视域的文化分类
我们以司马云杰先生的社会文化学视域的文化分类观作为语文教科书文化现象分析及内容选择研究的主要理论依据。
(二)研究方法
本研究分为两部分:一是语文教科书文化现象分析框架的构建,二是统编教科书年级分册的案例分析。
1. 分析框架建构
目前的研究对教科书文化现象与内容的认识比较零散,不同研究者的认识有交叉或差异。语文教科书文化现象分析框架需要理论建构和理论验证两个步骤。
第一步,首先基于现有文献有关文化学、社会学视域的文化现象分类研究,梳理出司马云杰先生的文化分类观,并结合语文学科进行学科范畴的阐释。再依次提炼语文教科书文化现象的二级、三级类目,最终形成“语文教科书文化现象细目表”原型。
第二步,运用文化现象细目表原型展开三轮教科书文化现象的迭代分析研究,即结合每一轮研究中出现的问题,对二级、三级类目进行修正。通过三轮迭代研究不断精致“语文教科书文化现象细目表”原型,最终由3位语文专业硕博士生形成研究小组,进行整体性多案例研究,完成三轮迭代研究工作。
2. 教科书年级分册的案例研究
统编版教师教学用书中的“编写说明”显示:“义务教育教科书(七至九年级)阅读按双线组织单元,各单元兼顾人文主题和语文元素两条线索……人文主题力求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使学生感到亲切、有趣味、有利于激发他们语文学习的兴趣,提高学习语文的效率。”[4]《义务教育教科书中学语文编写说明》则要求七至九年级各单元的人文主题涵盖“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我”三大板块[5]。据此,统编版七至九年级在单元人文主题设置上未做差异安排,三个年级的单元主题均涵盖三大板块,如七年级有“科幻探险”主题单元、八年级有“科技之光”主题单元;在七年级有“四季美景”、八年级有“山川美景”、九年级有“自然之音”。因此本文以七年级上、下两册作为研究对象,以例析统编版初中语文教科书的文化现象特征。
我们先按“语文教科书文化现象细目表”对七年级每一篇课文的主题加以归类,再运用频数统计法做归类统计。课文主题归属主要依据有三:一是教科书每个单元前置的单元导读,如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导读“家国情怀,是人类共有的一种朴素情感……”,框定了该单元4篇课文的主题大类——爱国。二是教师教学用书的“教学重点”“教学建议”部分对课文内容、表达手法以及情感价值观的教学目标的解读。三是教科书后有关课文内容情感价值观的练习题。
另外需要说明的是,研究生团队在三角互证统计频数时,发现存在一篇课文含有两个或以上短篇的现象,如七年级的《散文诗二首》与《世说新语二则》,每个短篇各具内容且情感、价值观念鲜明。本研究在频数统计时以2篇计并分别归入相应细目,如《散文诗二首》一课包括《金色花》与《荷叶·母亲》两首散文诗,计为2个频次;因都表达了“母爱”这一主题,故归入“关怀”细目(B1.02)。因此,频数总计53,大于七年级全册课文总数46。
三、研究发现与分析
(一)语文教科书文化现象类目表
我们参照文化社会学视域的文化分类观构建了一级类目,再针对语文教科书选文主题所呈现的丰富、庞杂的文化现象进行比照和再分类,建立了包含二级类目的“语文教科书文化现象类目表”(见表1)。“智能文化”下设自然科学、高新技术、思维方法三个类别;“物质文化”下设工具、建筑两个类别。“规范文化”下设道德、政治、制度、法律四个类别;“精神文化”下设“文学、艺术、民俗和宗教”四个类别。
表1 语文教科书文化现象类目表
接着我们将文化现象类目表与中小学语文教科书选文主题内容对接并细分,下设更具操作性的三级类目,如在二级类目“道德品格”的“爱国”下设“自然、历史、文化、先哲”四个细目,在“热爱生活”下设“感恩、乐观、生命意识、人生哲理、爱美求真”五个细目。此后编制统计代码,建立了“语文教科书文化现象细目表”原型。针对原型,研究团队经历三轮迭代研究,具体的迭代研究信息见表2。完成迭代后的精致化细目表见表3。
表2 三轮迭代研究信息
注:沪教版指由陶本一主编、上海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上海二期课改语文教科书(2010—2011年版)。因上海地区实施“五·四”学制,6年级属于初中阶段,称为“中学预备班”。
表3 语文教科书文化现象细目表
举例说明,统编版中小学语文教科书选文中的《圆明园的毁灭》《故宫博物院》属于“物质文化”类别“建筑”中的景观(A2.2);《赵州桥》《中国石拱桥》《苏州园林》则属于同类中的“桥梁”。《“贝”的故事》归入“文学”的“语言文字”(B2.1);《秋天的怀念》《散步》归入“关怀”的“关爱”(B1.02);《自相矛盾》《鱼我所欲也》《出师表》归入同类中的“文言文”(B2.1),《声声慢》《山坡羊·潼关怀古》属于同类中的“古诗词”(B2.1);介绍中国优秀传统艺术的《京剧趣谈》《昆剧的故事》《板桥题画三则》则归入“艺术”的戏剧和绘画(B2.2);《传统节日》介绍民族节日,属于“民俗风情”中的“岁时节令”(B2.3);《北京的春节》《胡同文化》反映了中国民族文化风俗,归于同类中的“传统习俗”(B2.3)。基于上表的统计和分析,可以提炼出整套教科书在文化内容选择上的特色。
民族精神是民族文化的深层内涵,是激励和凝聚一个民族的重要力量。从语文教科书文化现象细目表看,自然科学领域“物质文化”一级类目、社会科学领域“精神文化”一级类目中的文学、艺术、民俗是最能反映一套教科书优秀传统文化内容特质的。
(二)统编版七年级教科书文化内容
统编版七年级语文教科书全册共46篇课文(包括自读课文),基于“语文教科书文化现象细目表”的频数统计如下,见表4。
表4 七年级语文教科书文化现象统计表
1. 一级类目选文统计与分析
经统计发现部编版七年级选文反映的多是社会科学领域的文化现象。从一级类目看,“规范文化”占比最高,达91%,分别属于“道德品格”与“政治”。“精神文化”类目占9%,都归属于“文学”类。
2. 二级类目统计与分析
从二级类目看,七年级选文频数由高到低依次为“道德品格”87%、“文学”9%、政治4%。
3. 三级类目统计与分析
从选文高频聚焦的“道德品格”看其下属的三级类目,七年级上册“关怀”类和“热爱生活”类选文数量最多,七年级下册“爱国”和“关怀”类选文数量居多。整体来看,七年级大部分选文都属于“关怀”“热爱生活”和“爱国”类目(见图2)。如“关怀”类的《秋天的怀念》描写了母亲对“我”的包容和关爱,以及“子欲养而亲不待”的中国式悲伤,表达了史铁生对母亲的深切怀念之情;“热爱生活”类的选文,表达了对人生、对世界的理性思考,两者都极具人文性。
图2 七年级三级类目统计图
整体来看,七年级教科书的选文高度聚焦“关怀”和“热爱生活”类目,且“关怀”类目的选文数量远超于其他类别,然而自然科学领域的选文频次为0。即便七年级下册单元主题是“科幻探险”,单元课文《伟大的悲剧》《太空一日》等皆侧重人物叙事,而非自然科学本身。例如,《太空一日》讲述杨利伟乘坐神舟五号从发射升空、太空遨游再到返航的过程,配套的教师教学用书要求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学习目标是:“体会作者严谨、科学的态度,并感受……作者在字里行间流露出对祖国、航天事业、亲友的热爱”。[6]因此,从选文内容的丰富性看,这无疑是一个缺陷。
4. 优秀传统文化内容统计与分析
若从阅读单元选文主题以及选文表达形式(文言或白话)看,七年级教科书都拘于文言文和古代诗词这两类语言形式,来反映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如《古代诗歌五首》、《世说新语》二则、《短文两篇》、《河中石兽》等共11篇,占比达23.9%。从占比9%的文学类篇目看,都局限于文言诗文,如《古代诗歌四首》、《论语》十二章、《木兰诗》,也都缺乏了艺术、民俗类课文(教科书的“名著导读”板块内容另计)。未有优秀传统文化主题内容的其他形式如艺术、民俗等类别的选文。
语文教科书在编制过程中的内容选择,其实质是一种文化价值的选择。统编版以古诗文作为民族文化传播的单一的形式,并非七年级孤例。“七至九年级共收入古诗文77篇(首),占全部课文数量(190篇)的40.5%”[7],由此可见一斑。
四、对策与建议
语文学科核心素养旨在学生通过学习,逐步形成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四个方面的素养。在学科核心素养视域下如何丰富教科书的文化内容选择?当下我们亟待开发教科书选文的文化内容资源。
(一)自然科学领域的主题内容和选文形式
“思维发展与提升”是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构成要素之一,“通过语言运用,获得直觉思维、形象思维、逻辑思维、辩证思维和创造性思维的发展,促进深刻性、敏捷性、灵活性、批判性和独创性等思维品质的提升”。[8]相对于社会科学领域的选文内容,自然科学领域的选文更侧重于读者的逻辑思维和思辨思维,有利于促进学生的理性思维、批判质疑、科学探究。
借鉴司马云杰先生的文化分类观,自然科学领域的文化现象是人类在认识、改造、适应和控制自然界的过程中所取得的成果。从“语文教科书文化现象细目表”看,其主题极其丰富,涵盖天文地理、动植物,现代信息技术、新能源、仿生学、基因遗传,新技术、新型交通工具设施以及人的思维方式等等。因此统编版教科书选文的视域更新可以从关注自然科学领域主题的选文入手。
国际学生评估项目PISA 2018从社会功能角度——青年人在接受义务教育之后,个体阅读素养是否足以应对未来社会发展的需要出发,特别提出,阅读材料不局限于传统的纸质文本,而是涵盖一切可读、可视、可听的文本。文本形式按照其连续性,可被分为连续文本、非连续文本和混合文本三种。文本类型上可分为描述、叙述、说明、议论、指示、交流和互动七类。统编版语文教科书对信息社会的回应、对阅读的社会功能的重视是值得期待且不可回避的,因此需要与时俱进地更新选文形式与选文类型,以满足自然科学领域的文本需求。
(二)文学经典的标准与突破
统编版新增“名著导读”板块,七至九年级安排了12本中外“名著推荐”。由于时空相隔遥远,一些历代名篇难以让学生“一见钟情”。成为社会热点的“鲁迅存留”话题就是对经典的诘问,经典的典范性和选文的适切性成为困扰语文教科书编选的一个“疑难杂症”,由经典引发的群体焦虑甚至成了一种社会舆情。
1. 文学经典的标准
复旦大学张汝伦教授认为,经典之为经典,必须具备两个基本条件,这就是经受了时间的考验和历久弥新。[9]汉语“经典”一词,分别对应英语单词:classic和canon。文学理论学者认为,根据《韦氏大学词典》(Merriam-Webster's Collegiate Dictionary)的解释,可相应地延伸出两种含义,如表5所示,可标注为经典Ⅰ、经典Ⅱ。
表5 文学经典的两种理解[10]
文学理论研究者有关经典的两种观点,有助于我们提升对教科书文学经典的认识。经典Ⅰ如荷马史诗、莎士比亚戏剧,《诗经》、《离骚》、唐诗三百首、四大名著等古典作品,是后世一切文学作品的楷模和意义源泉。这类文学经典是文化传统最重要的一部分,包含了一个民族文化传统最基本的宗教信条、哲学思想、伦理观念、价值标准和行为准则。文学理论研究者有关经典Ⅰ的的认识启示我们:经典之作既能牵引学生走进中国历史,也能成为学生参照现实、审视当下的文化坐标。阅读一定量的文言文是必须的,这是触摸中华民族曲折心路的重要手段,是语文课程引领学生在文字和阅读中穿越中国历史的独特魅力。然而经典阅读的方式切忌以文言翻译替代经典文本阅读,更不应死记硬背虚实词义而扼杀学生个性化理解和文化审视。
2. 文学经典的认知突破
教科书若将文学经典局限于经典Ⅰ的话,现当代作品就不可能被纳入其中。这也是我国现行语文教科书单元选文重古代轻现、当代作品的根本原因。随着多元文化主义(multiculturalism)的崛起,在关注不同种族、阶级、性别、性取向的背景下对文学经典的认识日渐完善,强调文学作品的社会政治功能的经典Ⅱ越多受到认可。首先,文学经典最重要的特点是它的独创性,独创性是一部文学作品成为文学经典的首要条件。其次,一旦成为经典,该经典就会被广泛地模仿、改变和戏拟,解放出巨大的互文性(任何文本都是对其他文本的吸收和转化)。最后,文学经典的界限是流动的。[11]女性主义、后殖民主义、生态批判、多元文化主义正是着眼于不同的互文性系统,遴选和重构新的文学经典。
可见,借助文学经典Ⅱ的认知,我们对文学经典的选择便能突破文言诗文、四大名著的局限,由权威文学批评家、文学史家等遴选现当代经典作品。既反映社会群体的诉求、也烙印主流文化的观念。我们可以突破文学领域,将文学经典Ⅱ的认识延伸至社会科学领域的规范文化,以及精神文化的其他层面。正如统编版高中语文教科书必修上册将费孝通的《乡土中国》纳入整本书的阅读单元,引领学生直面中国人最真实的基层生活状态。
(三)优秀传统文化内容的编制视域更新
近年来亚洲发展中国家和地区都将语文课程文化的理性回归视为对文化全球化的积极应对。这其中具体包括语文课程标准的文化教育目标、教科书文化内容编选以及文化内容的教学。
1. 新加坡的文化学习内容
新加坡在华文课程中规定优秀华族传统文化的内容学习,包括四个方面:了解传统的节日和风俗习惯;认识传统的文化艺术;了解著名的历史人物、历史故事;培养伦理道德,并在生活中加以实践。[12]
2. 日本的文化事项
日本语文课程标准由“三领域+文化事项”构成。“三领域”是指听和说、写作、阅读三个学习领域,增设的“文化事项”是有关语言文化和日语特性的内容。“文化事项”立足于使学生养成喜爱并继承日本语言文化的态度,对语文教科书编选传统文化内容提出如下要求:选用经典的短歌、故事、俳句、汉诗汉文等古典作品,以及故事、诗歌、传记、民间故事等近代以来的作品,培养学生终身喜爱古典文学作品的态度,以鉴赏、继承和发展日本语言文化。重申汉字、敬语教学,要求改进学习内容和教学方法,注重在实际生活中的运用,以使学生喜爱日本语言文化。[13]
3. 中国香港地区的“文化专题研讨”
我国香港地区新高中《中国语文科》在选修单元明确要求28小时的“文化专题研讨”学习。学习重点立足于“透过文化专题,探讨文化现象背后的文化意义和人文精神,增强对中华文化的认识、反思和认同;探讨语言与文化的关系,提高语言文化素养”。[14]除此之外还指定了学生的参考资料,如邱进等著的《中国文化常识普及标准》、陈耀南的《中国文化对谈录》和《中国人的沟通艺术》、葛兆光的《中国古代社会与文化十讲》,以及著名的文化学习网址,如中国文化研究院灿烂的中国文明等。
综上所述,新加坡四个方面的文化学习内容、日本的文化事项对教科书传统文化内容的约定、中国香港地区的文化专题研读篇目都为统编版语文教科书优秀传统文化内容编选提供了思路。
我国语文教科书编制面临一次文化创新的挑战,它是一项涉及教科书文化内容和实施两个层面的工程。中小学生文化内容的学习迥异于语文学科知识的学习,需要经历从文化认知到文化体验的过程,这有待学界的理性探索和实践累积!
参考文献:
扫码订阅
投稿网址:
http://wgjn.cbpt.cnki.net